【调研报告】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申论怎么写 【调研报告】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报告】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2024-07-02 0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调研报告】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时事报告

|

2023-08-18 10:42:07

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广西河池市433.8万人口有55%在农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繁重,需求迫切。笔者率队深入全市11个县(区)走访调研,并重点对4个县(区)的17个行政村进行专题调研,梳理出当前河池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以广西河池市为例

◎孔献玲

一、河池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从总体来看,所调研的县(区)都能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精神得到凝聚。河池市把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作为首要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阵地作用。近年来组织专家、党员干部、山歌手等志愿者通过“头雁带动讲”“理论山歌讲”“板凳课堂讲”“文

艺舞台讲”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宣讲1.2万余场次,受众100万多人次,增进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8个世居民族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

(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全市各县(区)加快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艺队、篮球队实现100% 覆盖,行政村文化专管员、协管员配备率达98.3%。持续加强基层文化供给,全市建成农家书屋1675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22所、村级儿童家园1154个。“十三五”以来常态化深入农村开展“送文艺精品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350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14.16万场,服务农村群众800多万人次。东兰县巴英村公共服务中心活动场所,功能完善且对群众免费开放,同时将文化景区、山歌亭等场所整合为群众综合服务平台,以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文明创建活动得到深化。全市各县(区)以创建全国、自治区文明城市为契机,注重以城带乡、同创共建,深入推进“五大创建”,不断提升县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目前,全市有县级以上文明村1100个,占比73.58% ;县级以上文明乡镇110个,占比79.71%。立足河池是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等地域文化资源,深入推进传统歌圩建设,组织当地歌王、歌手传唱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围绕东巴凤长寿金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打响国际长寿养生品牌。依托民族节庆活动,建设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艺涵养,促进素质提高。

(四)新风正气得到弘扬。全市共有1658个行政村(社区)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每个乡镇均建立乡风文明示范点,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统一红白喜事申请流程、规模标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建立健全“一支两会”(即一个党支部,一次户主会,一次党群联席理事会)等制度,有效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之风。积极推进村屯、社区爱心超市、积分制等管理机制,促进乡风文明大转变、村民自治大提升。目前全市291个村(屯)完成积分卡制度推行工作,推行覆盖率排在广西前列。

二、当前河池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研中也发现,当前河池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短板弱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

(一)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平衡。河池市金城江、宜州等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相对较高,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部分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部分地方市级以上文明村占比不高。部分理事会、村规民约未发挥应有作用。对河池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入,能体现河池世居民族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舞台艺术作品的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二)宣传引导工作力度有待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等现象。加上近年来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等的学习宣传主动意识不强,对政策理解不够准确全面,宣传形式不够丰富生动。目前,河池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多、农村“光棍汉”多、“空巢”老人多等问题。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和实效还需要大力提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北牙瑶族乡民间绝技打火球 韦炳华∕摄

(三)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不高。全市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但随着有线电视、互联网的通村入户和手机的普及使用,村民的娱乐生活选择多样,加上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农家书屋未能按要求及时向农户开放,使用率低。基层文化文艺活动缺乏专业指导,质量不高,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四)红白喜事陈规陋习依然存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婚丧嫁娶讲面子、讲排场、盲目攀比。一些村屯群众操办喜事特别多,人情攀比严重,增加群众经济负担。调研了解到,一个村民举行婚礼当天,需由男方舅舅出资3.6万元现金贴在男方家大厅镜子上为男方“撑面子”。此外,个别外出工作事业有成人员返乡炫富,以寿宴、喜宴等名义大操大办,造成不良影响。

三、原因分析

从以上问题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河池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思想重视仍然不够。部分农村基层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存在“重物质、轻精神”观念,认为“发展就是抓经济”,“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河池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全市约有业余文艺团队721支,日常活动场地紧张,使用的音响设备、演出道具等文化器材需求量大,资金短缺。2019年3月机构改革后,县级文明办改革为宣传部挂牌机构,县文明办人数减至一到两人,工作力量偏弱。

(三)管理体系还需健全。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未形成制度化,无专项经费,缺乏专业正规的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基层文化队伍培育体系不健全,乡镇文化站专业人员较少,大多是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大部分地区农村文艺工作者年龄偏大,据统计,全市139个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50岁以上的人占比约40%。

(四)内生动力存在痛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三八六一九九”(妇女、儿童、老人)群体成为农村的留守主力军。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部分群众还存有过分依赖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少数群众闲散懒惰,怕苦怕累,不搞生产,就业意愿不强。

四、对策建议

经过深入思考,就解决河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瓶颈制约,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注重夯实基础,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一是着力培育新时代新型农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讲惠农政策,加大就业培训、科技种养培训、农业基地经营培训,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建设乡村党员名人、乡贤文化、道德模范宣传阵地,运用“山歌讲堂”“田间讲堂”“水上讲堂”等基层宣讲平台,弘扬时代新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是突出移风易俗问题治理。坚持问题导向,以移风易俗“五大行动”为抓手,大力整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健全移风易俗管理机制,循序渐进、常抓不懈。

(二)注重产业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牢基础。一是发展特色产业。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围绕“一村一品”,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大力扶持农村电商、数字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延伸特色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探索“产业+ 休闲旅游”等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注重素质提升,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一是办好乡村教育。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学前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探索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以公平教育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二是推进榜样引领。通过选树道德模范和评选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活动,为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提供榜样支撑和道德力量。三是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实施“积分制”“数字化”治理模式,让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四)注重文化铸魂,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力量。一是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需求平衡为发力点,多方筹措资金,加大乡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向公共文化服务薄弱地区倾斜。二是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加大对古镇、古村落等的保护力度,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建设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好壮族“三月三”、瑶族“祝著节”、毛南族“分龙节”和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三是丰富文艺文化活动。依托基层群众文艺汇演、艺术作品展览等品牌活动,加大乡村振兴题材文艺作品的策划创作和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送文艺精品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的精气神。

(作者为广西河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时事报告》2023年第8期

监制:徐遥   责编:小丛   编辑/制作:林晓楠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